夜色如水,在中轴线北延长线上装修,恢弘大气的中国工艺美术馆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灯光璀璨,前来夜游展馆的市民排起长队,其中还有不少人身着飘逸的汉服。本周三是立秋节气,周六又迎来七夕佳节。8月7日至10日晚,该馆推出“立秋·七夕”主题系列夜场活动,邀请市民游客共度风雅的“博物馆浪漫夜”。
一走进馆内中央大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非遗市集。馆方精选京绣、北京玉雕、天津葫芦制作技艺、布糊画、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、苏绣等近3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构成的市集摊位,打造一个集展示、体验、交流、分享非遗的平台,邀请观众把非遗好物带回家。
在市集上装修,许多构思精巧、技艺精湛的艺术佳品都凸显了七夕的浪漫元素。在北京风筝制作技艺展示区,一对比翼燕造型的风筝格外吸引眼球,其轮廓看似是一只燕子,仔细看才发现是两只燕子落在一根连理枝上。这件作品出自国家级非遗项目风筝制作技艺(北京风筝制作技艺)东城区代表性传承人杨利平之手。他的女儿、“90后”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杨钺,带来了以“喜上眉梢”的喜鹊与“比翼双飞”的大雁为题材的剪纸作品。
在非遗市集附近,开始试运营的汉服文化体验中心引来不少观众进行咨询体验。“穿着汉服逛博物馆,尤其是能在传统戏台拍照,似乎更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交流,拥有不一样的体验。”一位身着汉服的观众说道。位于四层的“直清阁”竹主题休闲服务空间对外开放试运营,四层的外露台也面向观众开放,装修观众可走出展厅,在夏秋之际沉浸于奥园夜景,仰望璀璨星河,共话七夕传说。
招聘美工活动举办期间,馆内一层和四层的5个展览、相关非遗手工艺体验、文创商店、咖啡文化空间、主题邮局等区域也全部对外开放。馆方在“花开敦煌”展厅开设了公益讲解活动,并在“逐梦蓝彩”展厅开设点蓝体验区,在“天上云霞人间织”展厅展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。展览现场,在长5.6米、高4米、宽1.4米的大花楼木质提花织机上装修,“拽花工”和“织手”两位工匠共同操作,将手中的丝线织成精密的云锦图案,令围观的观众啧啧称奇。
此外,在四层的非遗手工艺体验中心,观众还可体验古法制玉、敦煌石粉彩绘技艺(壁画临摹)、纸笺加工技艺(流沙笺团扇制作)等非遗项目。今晚,该馆将围绕七夕乞巧的风俗,精选剪纸和苏绣两项非遗代表性项目,推出一“剪”倾心、“绣”出爱意的特色非遗“七夕手工艺体验”活动,让观众亲身体验非遗魅力。
记者:王广燕,白继开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451255985@qq.com,进行删除。